第67章 顾华的末路(1/6)
顾华因此和聂华令爆发了冲突。原因很简单:你让我来,我听你的话抛弃一切来了;现在你让我走,我还能去什么地方?顾华说:“你告诉我爱荷华充满爱,这里有这么多的爱,为什么不能多爱我一个人?”聂华令则道:“爱也是有代价的,美利坚不养闲人。”“现在看来,你不是我们要的那种人。”随后,聂华令开始列举起她自己的艰难来。六十年代,聂华令赴美后生活十分艰难,一开始完全靠保罗和她本人的远亲资助来生活,不仅仅是她,当时来美国的作家都十分艰难。女作家张艾玲在文学地位上不比她高得多?但这样一个人,来了美国之后仍然没人看她写的东西,她不得不隔着遥远的太平洋,通过给华人世界的杂志寄去稿子来赚钱。这就是作家在国外的尴尬之处,他们一方面真的想要拥抱新生活,想彻头彻底的转变身份,一方面又不得不靠原先的母族来支援,很少有人能再创辉煌。一个焊工,在美国还是中国内地,都是一样的烧焊,但是作家就不一样了。何况顾华是个乡土作家。难道是我还不够忠诚?是我还不够极端?顾华说:“我可以当枪手,我也可以写你想要的任何文章,我还能写字,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。”聂华令听到他这话却并不惊讶,而是沉默了片刻,说:“现在的问题是,东道主(美国)这边也不再收留你了。余切在美国表现出了超过一般美国作家的名气,他的发文,使你不能再获得爱荷华大学的支持。马尔克斯和他的关系非同寻常,我们害怕被他们挂上名单!”“我说了,我可以做你想要的任何事情!”顾华道。聂华令不得不向他解释,当初为什么要招揽他:“事实上,美国这个国家,需要的是马尔克斯、余切这种人。他们在本国有巨大的声望,然而,却巧妙的替我们说话,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看他的人,对世事感到失望……”“你现在已经失去了在内地的影响力,你就失去了作为文学家的用处。因为从根本上来讲,我们让你写文章,不是为了给美国人看的,而是给本国人看的。”“或者你可以像余切那样,写出核子文学,写出地道的拉美?这样你在哪里都能活下去,你可以吗?”顾华感到十分悲哀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狗屎逻辑?做狗,竟然会因为把握不好做狗的分界线,而被开除。他们需要一种假装中立,在犬吠的同时仍然看脸色,随时知道停止的好狗!难怪余切本人如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