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一个战士的来信(2/3)
邻居试图对我方军民进行袭扰,使我们的边境地区人民不能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生活,严正警告……”“为了创造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,我方不得不收复和保卫了……等山头。”“南方邻居不断制造挑衅事件,试图发起更大的进攻……”在这封信上,有个叫李海的战士,说他是某某师119团3排的战士,因为文化水平达到了高中又作战勇敢,刚刚被提拔为代理排长。“我们的困难是太潮热……靴子、衣服都不穿了,就穿着裤衩子和草鞋守在这里,后方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罐头和水果补充维生素……但是,好多人还是一整条腿都溃烂,裤裆也烂,瘙痒难耐,被送回去治疗……”“我知道,祖国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支援……但是,我最喜欢的还是听故事,今天有个治好了的兄弟回来,跟我讲他们在后方看的小说,是一个穷人和港地女的感情故事,所有人都认真听着……”“余切老师,你写的故事太好了,深深的震撼了我。我今年21岁,上个月才入d,我也想回去考大学,我有高中文化水平。”“排里很多人现在不相信感情,我就用这个故事安慰他们!做思想工作。”“如果那个华弟也能找到对象,我们当然更能有了,你说是吗?”余切看完信简直说不出话,长叹了一口气。然后,回了一篇长得多的信,告诉这个李海自己也有一篇新的战争小说要写出来,“我作为文艺工作者,永远和你们站在一起”。而且叮嘱他“回来后,要千方百计的考上大学。”剩下的信,余切也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全回了,然后一并寄到《小说月报》的编辑室。——————11月的最后一周,下雪了。雪从灰白的天际飘落,轻轻地盖在未名湖上,湖面瞬间成了银白色的画布。初雪很漂亮,也很干净。于是弹吉他装逼的、搞创作的、还有拿笤帚在操场上扫开一块地,堆雪人的……大家玩了一两天,都去干自己的事情了。燕大马上要进入考试季,余切也不例外。他这段时间把《阵地上来了未婚妻的信》写完了,按照约定寄到了《红岩》杂志刊。黄兴邦反复催促余切,前后来了三次信,因为余切一直没有完工,黄兴邦觉得余切可能是在燕京这边找到了新杂志社,简直是心急如焚。“余老师,我们杂志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,我打算来燕京看你。”“经过我们杂志社讨论,余老师完全可以按照7元千字的稿酬进行支付。”“《红岩》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