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74章 刘晔的人生十字路口(求追读!)(1/3)

第74章 刘晔的人生十字路口(求追读!)(1/3)

    正如鲁肃所言,刘晔作为皇室宗族,眼见汉室衰微,怎么可能会讨厌汉室?他不是讨厌汉室,只是讨厌这个不能让他施展才华,出人头地,不争气的汉室朝廷罢了。所以历史上的刘晔选择了曹操,他以为这便是自己的明主。然而聪明了一辈子的刘晔,却做出了他这辈子最昏聩的决定。作为汉室宗亲,以曹操多疑的性格,怎么可能信任姓刘的?刘晔投靠曹操时,仅仅当上了一个司空仓曹掾。也就是管理曹操所任司空官署中粮食供应的一个文官。以刘晔的才能,曹操却把他放进内府工作,后面包括官渡之战在内的大小战役全都不带。放进内府,表面看像是信任,实则就是圈禁。曹操当时刚放跑了刘备,懊悔不已,对汉室宗亲有很强的防备心理。这一“圈禁”就是十六年,直到曹操都开始征讨张鲁了,刘晔才开始有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。然而即便如此,刘晔的许多计策,曹操都不采纳。不止曹操不采纳,他儿子曹丕也不采纳。堂堂魏国三朝元老,最后落得个疯癫至死的结局。归根结底,唯因姓刘耳。刘晔不仅要面对曹魏统治者的不信任,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。自曹操迎皇帝入许昌后,多少人以“讨伐汉贼”为名,举起反曹大旗。后在曹操进位丞相、魏公、魏王之时,又有多少人因为反对曹操而命归九泉。刘晔作为汉室皇族,身上自带匡国辅汉的属性加成。但刘晔却一心一意地辅佐曹魏统治者。这难免要使他背上“助纣为虐”、“卖主求荣”等一系列恶名。这自然会影响到刘晔在朝野当中的形象与品行。曹丕一朝时,御史中丞鲍勋就曾评价刘晔为:——“佞谀不忠,阿顺陛下过戏之言。”可见刘晔在朝中的形象并不好。刘晔就是在老板的不信任,同事的排挤之下,郁郁而终的。史书上对刘晔的评价是:——“以晔之明智权计,若居之以德义,行之以忠信。”“独任才智,不与世士相经纬,卒不能自安于天下。”认为以刘晔的才能,如果能坚持忠信,未尝不能成就经天纬地之功,成安邦定国之人。最后还感叹一句:“岂不惜哉?”不知是否在暗讽刘晔没有选择汉室,而选择与汉贼为伍。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。如今刘晔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。这一次,他要如何选择?“我先与子敬一同在淮南购置战船,待将能工巧匠,巨船走舸一并备齐之后。”“再与你同回徐州见刘使君何如?”刘晔知道自己此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