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157章 此为阳谋,两杯毒酒,任君择一(1/9)

第157章 此为阳谋,两杯毒酒,任君择一(1/9)

    果然,曹操听得李翊此言,面色微变。但还是未做声张,任由李翊说去。刘备微微一笑,又问:“袁绍来陈地求封,当何以应对?”李翊不假思索,答:“且先看袁使有何话说。”于是,将袁使带上来,问他袁绍遣使入朝,欲求封何职。袁使畏惧二人声势,心知若不经此二人之手,断难见到天子。便将袁绍的述求,如实说了。即袁绍欲求封大将军之位,假节,总督幽、并、青、冀军马。唔……听完袁绍的述求,曹操、刘备对视一眼,此辈野心着实不小。大将军之位位列三公之上,是真正的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假节即代表天子出行,有便宜行事之权。督幽、并、青、冀人马即是为了名义上获得支持,合法占据北方四州。曹操、刘备听完袁绍的述求,俱是陷入了沉默。俄顷,曹操先开口问:“奉孝,汝以为如何?”郭嘉蹙眉,道:“此必为袁绍试探,欲看我河南动作。”刘备开口问身旁的李翊,道:“袁本初野心勃勃,欲假节督四州兵马,子玉以为当如何应之?”李翊答道:“总督幽、并、青、冀四州人马,并非没有先例。”“前将军、易侯公孙瓒、亦是假节督此四州。”言外之意,自是劝刘备不要把袁绍此次求封看得太重。毕竟政治博弈到底是一场脸面游戏。袁绍肯来朝廷走个过场,就是不想撕破脸。你封不封给人家,人家都已经实控了四州。其实,天子即汉室朝廷的作用,只对政治白痴有用。比如说吕布。遇上真正的政治家,基本上就只能是走个过场,求一个好的名分了。像河北沮授就说了,“若不得通,乃表曹操隔我王路。”即大家都是出来争霸的,谁看不出你心里面那点小九九?周瑜也对孙权说,“操托名汉相,实为汉贼。”即你拥立天子想用政治名号压人家一头,人家照样会给你打上汉贼的旗号来反对你。总之一句话,政治集团的博弈主打一个脸面。脸面不要了,那是流氓集团的思维,不是政治人物的思维。大家都知道汉室和天子是个什么情况,也知道大家都怀着什么样的心思。只要大家不点破说出来,就相互做一做面子功夫便好。在新三国里就有一个误导了许多人的历史误区。即袁绍不接曹操发来的天子诏,虽然是恩诏,对他有利。但理由是如果他接了,就等于是承认了天子是合法的。明日来个恶诏他就得接,所以恩诏就不接。这种蠢货逻辑居然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。接对自己有利的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