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225章 去了子玉,来了孔明,老刘卧龙凤雏集齐矣(2/8)

第225章 去了子玉,来了孔明,老刘卧龙凤雏集齐矣(2/8)

备闻言一惊,忙道:“公莫非水镜先生乎?”司马徽笑曰,“正是鄙人。”刘备连忙说道:“吾久闻水镜先生大名,遂差人拜谒。”“但多因先生游踪不定,而不得相见。”“今日水镜先生亲至下邳,使备得拜尊颜,不胜万幸。”“快请上座!”言讫,刘备连忙将司马徽请入上座。分宾主坐定之后,刘备便跟司马徽嘘寒问暖起来。稍微聊了两句,刘备才知道。司马徽本住在颍川,受战乱影响,举家搬迁去了荆州。刘表知其才能,想要将之征用。但司马徽却笃定其不能成事,故每每刘表问及政事之时。司马徽多缄口不言,并不谈论时势。这时间一长,刘表也认定司马徽是徒有虚名,不再重视于他。司马徽这才得脱刘表掌控。兼之又闻说北方战事已定,政局也趋于了稳定,所以干脆又从荆州搬了回来。刘备听完司马徽的故事后,心中亦颇生感慨,乃问道:“水镜先生既是出身于颍川,如何会来备的徐州呢?”司马徽抚须答说:“目今天下讻讻,未知孰是。”“民有倒悬之厄,故老夫常谓身边人,但从仁义之所在。”“不为忽曹公而私明将军也。”司马徽这话说的很含蓄。言外之意,就是他虽然出身于颍川,但曹操那里搞酷刑峻法,重徭加赋。司马徽不想被曹操统治,又听说你徐州刘玄德实施仁政。所以到你这来了。刘备听罢,乃整容谢道:“实施仁政,乃是备一生行事之根本准则,未曾有一日敢松懈怠慢。”司马徽便道:“老夫善于识人,明公身上自有一股英雄气。”“若能以此盛德巍巍于世,天下当属公有!”刘备眉梢一扬,意味深长地一笑。“……安敢望此也?”司马徽一挥手:“不然,今天下之奇才,尽在于明公麾下。”“吾夜观星象,知天命已有所归。”刘备身形微微一震,连忙起身问:“未知天命当归何处?”司马徽眼眸一深,正色道:“所谓:到头天命有所归,泥中蟠龙向天飞。”“天命有归,龙向天飞,盖应在将军也。”刘备大惊,但脸上仍是不动声色,只拱手谢道:“备安敢当此!”“若天命果真归吾,备当时时砥砺。”“匡扶天道,救护苍生。”如今的刘备已是车骑将军,地位不可不谓崇高。司马徽见他仍能够这般谦逊,礼贤下士,心中好感倍增。又对他言道:“明公不必自谦,君自有奇人辅佐,何愁天下不定?”刘备暗忖,司马徽说的莫非是子玉先生?细细想来,他初入徐州时,仅仅是一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