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郯侯治河北,诚守其法,大之垂举后世,小之造福一身(2/8)
人。“……莫非是因为冀州封赏之位不够,所以才分出一郡,另行赏赐?”甄尧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。此次北伐,参战之人极多。立功的人自然也跟着多了起来,但官位只有那么几个。小了给出去是侮辱人,大了一是数量不多,二是怕胡乱给出去容易惹祸。“……甄功曹只说对了一半。”“吾分出章武郡来,的确是想提拔一些功勋之臣。”“但分此郡县,亦有吾之战略考量。”战略考量……?甄尧眉头微微一皱,“使君是说幽州的二袁儿?”“……不,是三郡乌桓。”李翊眼眸一蹙,沉声说道。三郡乌桓就是乌桓人。提到乌桓人,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张辽的白狼山封神之战。其实此战,才是把张辽抬进武庙的战役。不过,有一个误传说张辽是“阵斩匈奴王”。其实乌桓人并不是匈奴人的后裔,也不是他们的别支。早在西周春秋时期,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,便生活着一个部落族群。这支部落叫东胡。不过随着匈奴冒顿单于的崛起,东胡部落很快便被匈奴人打败。一部分东胡人被匈奴人附庸奴役,另一部分人远徙东迁,入了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。而这支东迁的东胡人,一支逃到了鲜卑山,一支逃到了乌桓山。所以这两支东胡人分别发展为了鲜卑人与乌桓人。没错,乌桓、鲜卑其实都是东胡人的后裔。至于我们说的三郡乌桓,则是乌桓人趁着东汉内乱之际,侵入汉地。乌桓王蹋顿,趁机占领了辽东郡、辽西郡、右北平郡。这三郡都属于幽州。袁绍灭公孙瓒后,选择了跟刘虞一样的怀柔政策。不仅以家族子女为己女,嫁于乌桓人,并矫诏封了蹋顿乌桓王。乌桓人感念袁绍恩义,遂也心甘情愿为袁绍效力。如今的三郡乌桓,实力已经相当强横了。它恶心的点就在于,作为游牧随时可以攻打你。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,交通却十分不便,又穷又落后。你去打它,反而费钱费人,纯纯放血槽。渤海虽然是人口大郡,经济潜力极好。却也面临着被乌桓人侵扰的潜在威胁。所以李翊才决定将渤海北部分出来,以章武郡作为战略纵深与之隔开。而渤海郡,则可以全力发展生产农业。“那不知使君打算用谁为章武太守?”甄尧又问。“……徐公明。”李翊沉吟片刻,选择了徐晃。“……喏,下官这就去与荀府君商定此事。”甄尧未及出门,又有一侍者走进房内,行了个礼:“使君,袁夫人在外求见。”李翊只轻轻嗯了一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