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 关公水淹七军(2/8)
不战,显然是已做好相持之准备。”“我河北大军众多,长留此地,徒费粮草。”“不若撤去寡人这一军,好与曹操相持。”刘备不禁想起了,此前官渡之战时。他们河南盟军也是通过相持法,慢慢跟袁军拼到最后一刻的。现在曹操故技重施,想要复刻当年官渡之战的相持,以逼退刘备大军。刘备想到的办法,就是先减少北方的驻军数量。这样便不怕曹操的相持战了。然后等云长在汝南战场取得胜利后,曹操到时候就只能是在河北、汝南两个地方任选其一了。“只要关将军在汝南取胜,曹操必引军回援相救。”“到时候大王便可一举收取河北之地,此符合我军初时之战略。”“大王若此时撤军,必使我军前功尽弃。”李翊苦口婆心相劝。谈到正因为关羽有机会取胜,我们才更应该集中力量在河北。然后等时机一到,便可尽吞河北之地。老刘你现在把兵带走了,就靠我这河北剩下的一帮兵,你知道需要费多大劲儿吗?河北现在可是曹魏的军事、政治中心。不像其他城池,打下来也就打下来了。这种政治中心,几乎与曹魏集团高度绑定。你每克一地,就必须留大军看守。不然是很容易掀起叛乱的。刘备微作沉吟,旋即启唇,缓声问李翊道:“昔寡人初至河北,丞相谓寡人说:——”“但凭河北军足矣,愿王留镇青州。”“今河北势盛,孤欲返徐州养兵。”“丞相复阻之,此何也?”此前我刚来河北时,你抱怨说光靠河北兵就够用了。如今河北优势已经非常明显,我想回徐州了,你又不让。这前后如此矛盾,行事不一,是何缘故?李翊乃有条不紊地解释说道:“昔者,形势未明,故请王居青州以为策应。”“此悬权而动之道也。”“今既得势,当因利而制权也。”“目今天下,曹操所惧者,惟大王一人耳。”“王在,则曹操腹背受敌。”“王去,则彼可专力南图。”“关将军虽有勇略,若曹贼尽发中原之兵,汝南岂不危哉?”说白了,曹操为什么不敢倾尽资源,往汝南调?还不是因为老刘你留在河北的。曹操就是因为怕你,才不敢亲自去救汝南。你要是走了,曹操马上就调动资源往南方堆。你这样前后来回折腾,属于是本末倒置了。倒不如就趁着现在优势局,留在河北。曹操出于忌惮,也不敢轻动,只能留在河北盯着你。如此一来,曹仁在汝南得到的资源有限,交给二爷自己发挥就好了。谁要是先动,谁便是自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