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260章 刘备已非昔日那个阿备,关羽仍是那个关羽(3/8)

第260章 刘备已非昔日那个阿备,关羽仍是那个关羽(3/8)

,已是向关羽求情。请他不要治甘宁的罪,交给他来处理。毕竟甘宁落在陈登手里,陈登怎么都能保住他。要是落在关羽手里,小命难保。而甘宁身为淮南武将,陈登自然说什么也是要保一保他的。哪有领导不护短的?说白了,正是因为有甘宁、蒋钦、周泰这些淮南武将拥护自己,自己才能做到征南将军。为何?因为这些武将手中握有兵权,即便是刘备也不好轻易替换掉自己。因为刘备也要考虑安抚众淮南将。这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政治团体中的利益组成。众淮南将与陈登的利益绑在一起,大伙儿相互扶持。如果有一天突然换了一个领导过来,众淮南将肯定会不安。因为原先他们是陈登的心腹,遇着荣华富贵大家一起分,遇着罪责有领导在前面帮忙斡旋。如果突然换了一个领导,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就需要重新建立。从而导致政权跌宕,一般的统治者不会轻易去这样做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,权力本质是人的认可。统治者不能面面俱到,去控制所有人。他只需要控制住众小弟的领袖,那这些小弟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他的人了。正如陈登听刘备的,甘宁听陈登的,锦帆郎听甘宁的。这是一套连贯的上下级关系,由自身的利益组成。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利益关系,还是因为山高皇帝远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你是一个县的小吏,有一天来了京城的官员,县长也得听他的。那么这时候你是去拥护那个京城的官员,还是拥护这个县长?答案是你只能去拥护那个县长。因为他是你的直系上属。只要那个京官儿一走,那县长就是本地的最高长官。除非京官儿把你一起带走,他成了你的直系上属。否则你再怎么舔这名京官儿也是没用的。这也是东汉二元君主制高度发达的原因。哪怕是一个基层小吏,都习惯于直接向地方长官称臣。正是由于这套利益关系,陈登当然要帮甘宁说话。因为处置了甘宁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,反倒会使自己在淮南的威信大减。相反,保住了甘宁,除了提高自己在淮南的威望以外。付出的代价,也仅可能是开罪关羽罢了。说难听点,陈登也算是刘备的元从属下了。论级别,他作为征南将军,本就是一统领一方的总司令。同样是司令,即便你有这个权力。也不能随便枪毙我的兵不是?至少陈登是这样想的。希望大家各退一步,此事就此翻篇。并且他还强调了,大家都是为齐王效力的,别把事情弄得太过复杂。搞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