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272章 荆州关公来投(1/8)

第272章 荆州关公来投(1/8)

    却说周瑜在江口小胜了一场曹军,展现了一下实力。希望以此来换得与李翊讨论荆州划分的事宜。见李翊意兴阑珊,周瑜又提出将自己在江陵处探得军情作为交换。李翊闻言,朗声大笑:“江陵军情如何,又何须多问?”“无非就是曹操用蔡瑁、张允统水军,为其训练魏卒。”“此二人久居江汉,深谙水战。”“待其将魏卒练得精熟,自为我军大患矣。”周瑜一惊,问:“公何以知之?”他仔细回想,齐国的人众都留在了江夏。沿路上,也没见着有别的船只到江陵去刺探军情,他是如何得知的?“……善,既然李相亦知此事早晚为患,不知打算如何处理此事?”周瑜也不关心李翊是怎么知道的,只当他是能够料算到这一步。“我想周大都督不必知道的太清楚,李某没有义务向你说明此事。”“你只管看我如何除掉蔡瑁、张允即可。”李翊背起手,示意从人送客。周瑜见此,也不再坚持。退出去后,左右人围上来,问齐国方面态度冷淡。如今为之奈何也?周瑜应道,“且回夏口,别作商议。”既然李翊现在用不到江东水军,周瑜又何必一直热脸去贴冷屁股。几次交手下来,也使周瑜明白了一个道理。只有当别人需要你时,你才是最有价值的。显然,东吴目前的战略地位,并不符合齐国方面的利益需求。周瑜只能先回夏口,保存实力,避免无意义的消耗。在送走周瑜之后,关平来问:“不知相爷有何法子,可以除去蔡瑁、张允?”由于关平算是自己的亲近之人,李翊也不瞒他。转身取出一封书信,递给他来看。这竟是一封来自江陵的信。其书略曰:“江陵守将魏延,谨拜致书丞相李公麾下:”“延本荆楚鄙人,蒙刘景升收录,得效微力。”“今蔡瑁、张允卖主求荣,引曹贼入寇,使我荆州父老陷于水火。”“延每思之,愤懑填胸,恨不能手刃此二贼,以谢天下!”“曹阿瞒暴虐无道,屠戮百姓,延虽粗鄙,亦知忠义。”“素闻齐王刘备仁德布于四海,丞相李公智略冠绝当世,此真延平生所倾慕者也!”“今延奉命守江陵西门,将士多怀旧主,不愿为曹氏鹰犬。”“若丞相不弃,延愿为内应,约期举火,开城相迎。”“则江陵可复,曹贼可破。”“而荆州士民,皆感丞相再生之德矣!”“书不尽言,延拭剑以待,唯丞相察之。”落款写着魏延二字。关平看完书信,第一反应不是替李翊得了一个内应感到高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