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 齐国政场风云变,几多官吏下河南?(2/9)
不才,然追随明公八余载。”“熟悉政务,愿继公位,以安沛国。”陈珪闻言,目微睁,摇首叹曰:“子之才,可为县吏,然非宰辅之器。”“况齐王镇徐州,素重名实,岂会轻授国相之职?”“且陈群陈长文,久在朝中,声望甚隆。”“若闻沛国空缺,必争此位。”“汝虽有曹豹为援,然终非长久之计。”“不如退而求其次,免招祸端。”沛国国相可是太守级别的高官。不是一个地方县令能够随便安排的,这是一个足以惊动刘备,由其亲自调任的官职。尤其沛国地理位置重要,沛相也不是其他地方的国相、太守能比的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凉州牧与冀州牧看起来是一个级别的官职,但真要比起来。凉州牧一个省一把手,甚至比不上冀州下辖一个郡的市一把手。陈珪深耕沛国多年,太清楚这里的水有多深了。随着他的年事已高,人人都觊觎着这个位置。其中尤属陈群,最为想要。陈群本身就是豫州望族,又是最早一批跟随刘备的元从。不论是背景还是资历,都足够硬。朝中几乎没有多少人,有实力跟他竞争沛相的位置。陈珪已经老了,他只想让这些年跟随自己的门生故吏,安安稳稳地渡过后半生。不要去碰那些不能碰的位置。即便是陈群,能不能稳稳接过沛相之位,都还是一个未知数。何况你许耽只是曹豹手下的一个故吏呢?许耽顿感不悦,抗声说道:“明公何薄待耽耶?”“耽历事多年,资历已足。”“今公若肯荐举,何愁不得?”“纵陈群有势,然沛国乃明公旧治,岂能轻付他人!”“唯求明公再三考量!”话落,顿首连连。恳请陈珪能把沛相的位置交给自己。虽然说沛相的位置,最终是由刘备来决定。但陈珪经营沛国数年,不论是资源还是人脉,都可谓是沛地只手遮天。只要他愿意,是有很大把握将许耽扶上位的。可陈珪却得为沛国子民考虑,再说话时,已是气息渐弱,仍正色道:“……非是老夫不念旧情,然治国绝非儿戏。”“汝若强求,必致纷争,非我沛国之福也。”许耽犹欲争辩,陈珪却阖上双目,挥了挥手,示意其退下。许耽只能怏怏不乐地退去。回到家中,其子许诓见父亲神色郁郁,便问其缘故。“父亲今日自陈公府上归来,何故不乐?”许耽余怒未消,拍案怒叹道:“竖子安知吾志!今日陈公临终,吾请继沛相之位,竟遭拒斥!”“吾随陈公八年,纵无惊世之功,亦有鞍马之劳。”“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