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> 第296章 刘备赐婚,李翊感慨:大王真是害苦了微臣呐(1/9)

第296章 刘备赐婚,李翊感慨:大王真是害苦了微臣呐(1/9)

    却说刘备幸王驾于河北,让李翊当面与反对新政的群臣对峙。李翊乃出声询问,谁有异议?当先站出一人,乃司徒王朗也。王朗之所以能当上如此高官,是因为他本身资历就够。作为原来的会稽太守,那已是两千石的高官了。后来到刘备手下任职,担任谏议大夫,又因政绩卓越,迁任为了司徒。作为《演义》里被武侯骂死的小丑,历史上的他被誉为是:——“文博富赡,诚皆一时之俊伟也。”其性格严谨慷慨,多立威仪,恭俭节约。就算因婚宴而收到的礼物,也坚决不受。正是这样一个严谨传统的人,代表了“守旧”一派。他认为李翊推行的新法,太过超前。更别提刘备受封于“齐”,齐本就是礼仪之地。在这里搞新政,把鼓励寡妇改嫁,纳入宪法之中,简直有辱斯文。这是对孔夫子的儒家士人们的公然挑衅!只见王朗当先出列,靴子踏得地砖铿然作响。“老臣死罪。”王朗银须颤动,“《礼记》有云,‘壹与之醮,终身不改。’”“今丞相欲坏此千年礼法,是要我华夏妇人皆成朝秦暮楚之辈耶?”“若以律令坏此纲常,无异于率兽食人。”“老臣恳请丞相三思。”李翊广袖轻拂,朗声对道:“王司徒来我河北时,可曾看见城头巷末,多寡妇孤儿者?”“此辈家中男子,受战乱影响,或填于沟壑,或战死疆场。”“独剩孤儿寡母,无依无靠。”“老妪拾穗于霜田,幼子溺毙于寒井。”“难道司徒非要强求‘贞节’,而不顾这些人的死活么!”御史大夫华歆见此,赶忙上前解围,说道:“……丞相此言差矣,此辈虽然可怜,但岂可将此事写入律法之中?”这是保守派的核心论点。我们可以不歧视寡妇,但把鼓励寡妇改嫁专门编入律法之中,甚至由政府亲自出面来保护她们。这未免就有些矫枉过正了。对此,李翊只是轻捻胡须,淡淡说道:“昔萧何入秦,先取律令图籍。”“治乱世当以活民为先,而非是以颂经为要。”这……仅一句话,就把华歆怼的哑口无言。因为华夏从古至今,“民”永远是政治核心。其他任何问题,都得靠边站。李翊也没说几句话,就把率先出战的王朗、华歆两个守旧派怼的哑口无言。中或有不服者,见两位大佬都已经败下阵来,他们又怎敢上去自讨没趣?全都坐在原处,一言不发。见无人再有异议,李翊大感无趣的同时,也对此次会谈做了一个总结。“我知尔等守着旧礼,但非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