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汉官> 第73章: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(1/3)

第73章: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(1/3)

    话说邴原和国渊忽然斗起来,魏哲真的是始料未及。说实在的,无论两人谁赢谁输魏哲都不想看到。然而在学术之争面前,魏哲这个举主说话也不管用了。一个是青年名士,另一个是儒宗高足。两人无论是谁都有着自己的骄傲,不会为外力而屈服。于是在劝解无果的情况下,魏哲也只能加入看热闹的群体。毕竟送上门来的乐子,不看白不看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魏哲也是来到了汉朝之后才发现当下也有思想之争。别看两派思想阵营唤作“古文经学”与“今文经学”。但实际上“古文非古,今文非今”。所谓今文经,实际上是指汉初由老儒背诵,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,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(今文)记录下来的经典。至于古文经,也不是指其更加“古老”的意思,而是指前汉武帝时期,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由先秦古籀文字(古文)写成的经籍。是故相比于“今文经”而言,“古文经”现世的反而更晚。……翌日,朝鲜城南。乐浪郡学,修文堂。只见宽敞的大堂中已然是人满为患,甚至连大堂外的走廊过道上都有儒生翘首以待,仿佛整个辽东儒生今日都来了乐浪一般。不过大堂正中的邴原和国渊两人,倒是一点都不在意,眼中只有彼此。由于这次争端皆因国渊赠郡学的《三礼注》抄本而起,所以几次辩经也都围着这个核心展开。“春秋之时孔子亦未闻《周礼》一书,后世所出,可为古礼乎?”别看邴原外表沉稳,但言语可一点都不客气,直接就否定《周礼》的存在。当然,他倒不是说周朝无礼法,再给邴原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说。他所言《周礼》,乃是指前汉末年才出现的《周官礼》一书。话说儒家向来有六经之说,谓之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乐》《春秋》,这六部古籍也非孔子所作,乃上古流传下来的古籍。只不过在孔子之前为诸侯王室贵族所有,藏于深宫之中。春秋时期孔子得之,便将它们重新整理修订,从而成为儒家典籍。包括《春秋》也是如此,从鲁隐公到鲁哀公计二百四十四年的事件,本是鲁国史官所记,很多内容甚至是鲁国史书的原文。若孔子后来没有臧否诸事,《春秋》其实应该与《齐史》一般称《鲁史》。不过也幸亏经过孔子修订,否则《春秋》恐怕也如《齐史》一般毁于战火。但即便如此,儒家六经传承至今也有失传,《乐经》便再也无法复现。不过有趣的是有的典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