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都市言情> 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> 第133章 眼光也就一般?(2/4)

第133章 眼光也就一般?(2/4)

    一方三尺宣纸,上面拓满了字迹,最上首,印着一只古里古怪的动物。

    有鳞,有爪,乍一看,像是半蹲的鳄鱼。实则为负屃,既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八子。

    又称螭虎,平生好文,故立于碑文上,常做墓志铭外的饰纹。

    拓片上有这个纹饰不奇怪,但怪的是碑文:田租既有定额,子孙不得别增数目,所有逋租亦不可起息,以重困里党之人。但务及时勤索,以免亏折……

    如果没记错,这应该是自宋至清,屹立八百年不散,被朱元璋亲赐“江南第一家”的浦江郑氏郑义门的家规。

    相关的文物林思成也见过,故宫中就有明、清时期的郑氏刻本。但牌拓,他却是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再看看碑顶的负屃,林思成恍然大悟:这怕不是墓志铭?

    但前世没听过浦江郑义门家族墓群被盗过,那这份碑拓是从哪来的?

    关键的是,那一盗,就是上千座……

    看林思成看的格外认真,李金钱瞅了瞅:“林兄弟喜欢这一类?”

    林思成笑了笑:“只要是好东西,我都喜欢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笑而过,又往前走了几步,林思成再次停下。

    这一架,却又成了丝织物。

    锦、绫、缎、罗、绢、绮、纱,甚至还有半匹缂。

    朝代一时不好判断,但至少都是清以前。关键的是其中的一件直领对襟衫。

    看似黄不黄,褐不褐,还皱皱巴巴。但这是典型的南宋士大夫常服,其中宋罗(提花罗织物)占百分之六十以上,代表宋元时期最高丝织水平。

    妥妥的国家一级文物,甚至都不用查从哪里出土,生前是谁所穿,送到国家丝绸博物馆,就能当镇馆之宝。

    哪怕是在黑市流通,价格至少也在千万左右。如果是国外拍卖,下了亿,林思成敢嚼着吃了。

    但在这儿,却堂而皇之摆在货架上。

    再看价格:一百二十万。

    看他站着不动,李金钱眨了眨眼睛:“赵伯澐!”

    林思成怔了一下。

    可以,这次至少知道是从哪挖出来的。

    赵伯澐是赵匡胤七世孙,最高任过苏州长洲县令副手,卒于南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