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一份提纲(3/4)
要是让他说心理话,林思成没学会核心工艺才正常。
就说一点:戗金的部份,也就是漆盒上的那些花纹,用的是国画中的铁线描和游丝描:人物衣纹用连续0.3mm宽直线,花卉叶脉用0.1mm曲线,刻入漆层约150μm。
全是微米级操作,没个十年八年的国画和雕刻功底,别说刻,模线他都画不出来……
转着念头,姚汉松往台上看了看,解释了一下:“小林是自学成才!”
“啥?”
黄智峰愣住,猛的扭过头,好像在说:你不是他老师吗?
王齐志脸上的肉抽了抽:你们有完没完了,这一茬是过不去了是吧?
察觉到王齐志的脸色不好看,黄智峰连忙回过头,又盯着那张纸:意思就是,核心工艺他还没学会?
“那前面这些呢?就裱胎、浣漆、髹涂?”
姚汉松想了想:“这些他应该会!”
“自学?”
姚汉松点点头:“自学!”
上次就聊过,林思成的成长经历又不是什么秘密:爷爷是陶瓷文保学教授,从小耳濡目梁,学了点鉴赏和陶瓷修复技术。
然后上大学,才系统性的接触其它修复工艺。但就以大学阶段的课程,顶多算是了解一些理论知识,连皮毛都算不上。
包括现在,林思成都还没毕业,拜了个老师,却拜的驴唇不对马嘴。他不靠自学,靠什么?
合作了几十年的默契,姚汉松只需一个眼神,黄智峰就能猜个大概。
正因为能猜到,才无法理解。
要说理论学习,这个他信。有悟性、记忆力好的学生,他不是没带过。
但所谓纸上谈兵: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有天壤之别。
就林思成这年纪,从十五六岁开始学,能把裱胎(漆盒的骨架,用苎麻布裱成)、调漆、垸漆(苎壳加固)学会,都够称得上一声天才了。遑论后面的髹涂和戗金?
下意识的,黄智峰又看了看台上的林思成:甚至于,这些可能他都没学太会?
暗暗转念,他吐了口气:“那就先看看?”
姚汉松点头:“当然!”
不过是试一试,看着别出事故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