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都市言情> 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> 第198章沈度真迹(5/9)

第198章沈度真迹(5/9)

还行!”

    还行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鉴定鉴定,你不给个定论,叫什么鉴定?

    要说林思成不方便说,那不可能。一是两人的关系摆在这,二是林思成就不是那样的性格。

    郝钧皱着眉头:“假的?”

    “画是真的!”林思成一副肯定的语气,但却摇着头:“但先缓缓!”

    郝钧一头雾水:该听懂的都能听懂,林思成的这个缓缓,意思是让他别收。

    但又说,画是真的…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
    一直憋着气的老专家眼睛一瞪:“小伙子,这幅画,王小姐拿到京城,请国画馆的专家看过,说是董其昌真迹。”

    林思成笑了笑:“那王小姐怎么没卖掉?”

    老人被噎了一下。

    卖倒是能卖掉,但价格太低。原因很简单:递藏无序。

    除了董其昌的题和印,再不见一方鉴藏钤印,不见一句鉴藏的题词与跋文。

    说专业一点:没有真伪的史学锚点,没有艺术理念的延续与影响。也没有文人精神的连续性载体,更没有鉴藏生态的时代镜像。

    更更没有其艺术价值在各个时代的市场背书。

    也别说董其昌,哪怕是乾隆真迹也得打个折口。所以女人才拿着画到了荣宝斋。

    如果出价合适,荣宝斋收了最好。既便收不了,盖个鉴定章也行。

    别奇怪,荣宝斋真有这项业务:鉴定为真迹后,会帮客人盖上表明真迹的印戳。起步十万,最后具体收多少,要看画作的市场价值。基本上是十万的基础上再加一成。

    有了荣宝斋的章,就能上拍。价格定高点,多上几次,各大拍卖行的鉴定章也就有了。虽然比不上真正的“鉴藏有序”,但至少有了背书,价格要高很多。

    不像现在,最高的都才出价八十多万。而近几年董其昌山水图的拍卖价,最低的都在三百万以上……

    老人刚要说什么,女人轻轻一摆手。

    勾着的腰慢慢坐直,双眼盯着林思成,神情既狐疑,又凝重。

    “画的材料不对?”

    “都对!”林思成摇摇头,“轴对,绢对,绫也对。纸、墨、油、印泥也都对。”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