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人欢马叫(1/3)
秦飞与父亲促膝谈心,到了很晚。
在秦飞的记忆里,他长这么大,头一次听父亲说这么多话。
这也让他无限感慨,都说父爱如山,此言不虚。
或许,做父亲的不一定健谈,但那深沉的父爱却始终藏在他的胸膛里。
一夜无话。
第二天,秦飞从父母家出来,在去生产队的路上,遇到了田小林。
“田知青!”秦飞打着招呼。
“秦飞,我这要找你呢。”田小林说着从兜里拿出一封信,又从信封里拿出一张纸条,“这是我爸给你写的借条。”
“老爷子还挺认真!”秦飞笑道。
田小林笑笑,真诚道:“秦飞谢谢你帮助我家!”
“田知青,你太客气了。黄教授救了我姐夫一命,多少钱也买不来啊!”秦飞直接把借条撕碎,“你回信时,就跟黄教授说,借条我收好了。”
田小林眼眶湿润,紧紧握着秦飞的手:“秦飞,啥也不说了。”
“啥也不用说!”秦飞拍拍对方的肩膀,向大队走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
社员们盼望的分粮的日子终于到了。
按理说,南沟大队早就交完了公粮,也就是说大队早就该给社员们分粮食了。
但实际上却不能这样做。
现在实行的是“三级所有,队为基础”的公有制经济体制。
即农村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,社员参加集体劳动,劳动成果分配遵循“先国家、再集体、后个人”的顺序。
此分配顺序,用社员们的话讲就是“先上交国家的;再留足集体的;剩下的才能是社员自己的”。
所以,别看本大队的交完了,但还是不能进行后两项分配。
因为,上交国家那部分是一粒都不能少的。
一旦有大队歉收完不成交公粮任务,则需要已经完成任务的大队均摊补齐。
直到上交国家的公粮全部完成任务,各大队才能继续下面的分配工作。
这个年代,绝大部分人有觉悟体谅国家难处,对此分配方案没有怨言。
个别人有就算有想法,也是白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