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章 管理费(1/3)
曹玲瞪大眼睛问郑美枝:“你叫志超什么?”
“老板呀!”郑美枝解释道:“一般私营企业的老总,都是叫老板的,因为这个企业属于他个人呀!”
曹玲没好气地摇了摇头:“以后还是叫志超吧!你叫他老板,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是你老公!再者说来,今天这事已经够悬的了,咱们现在对外就是个体户联盟,你叫他老板,岂不是诚心坑他吗?”
郑美枝笑道:“要不就叫老总吧?不管怎么说,毕竟是梅总给了我们机会,直呼其名的话,总显得不尊重。”
梅志超笑道:“无所谓了。反正以后我也不会长时间呆在这里,你们只要听曹刚曹厂长的就可以。”
涂国萍这时说道:“我觉得叫梅总挺好的。既然这次领导们来没说什么,就证明我们是合法的,以后咱们服装厂还要发展,我们就是要让别人知道,咱们除了厂长之外,还有老总、老板,那样的话,说不定还能唬住不少人。”
“是呀,”李红霞附和道:“俗话说得好,店大欺客,客大欺店。等到我们后期发展了,别人来我们这里进货,你看我们加起来还没三五个人,心里终归会不踏实的。”
梅志超笑道:“那至少要等这一阵子过去之后再说,首先我们要看看,明天我们大院门口还让不让摆摊设点。”
就在这时,邮电局装电话的师傅来了。
原来曹玲家刚刚装好电话,他让师傅立即赶过来,把服装厂的电话也装好。
梅志超曹玲和曹刚到外面看着装电话的时候,梅志超走到郑美枝的身边问道:“郑师傅,你大伯真的会回来投资吗?”
梅志超很清楚,如果说陈佳慧的父亲和吴小燕的父亲的电话,以及谭婆婆的到来,对自己的释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那么郑美枝关于她大伯的那番与市领导的对话,将决定着服装厂和大院门口服装市场的命运。
海城省要想吸引外商投资,就必须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,如果连个体户都不允许存在和发展,外商哪里还敢来海城投资?
郑美枝点头道:“我大伯在A国是搞餐饮的,主要是搞中餐,他早就想来海城投资,不过准备搞西餐,同时希望我负责。
不过我还是想读书,同时希望进入政法系统,随着我们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,全国各地都会缺乏政法人员,我感觉前途一片光明。
另外一个,咱们海城太小,大家条件又很一般,谁会没事天天去吃西餐呀?所以我没同意。”
梅志超笑道:“物以稀为贵。虽然绝大多数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