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6章 随礼(1/3)
吴小燕愣了一下,立即“哦”了一声:“我妈拿家里去了。”
梅志超说道:“再去拿两包烟放在外面吧,说不定马上就有人……”
他的话还没落音,突然前面传来的鞭炮的声音。
海城的风俗是,前去别人家吊唁时,不管随礼是送钱还是物品,人到门口之前必须燃放鞭炮。
逝者的家人,立即会燃放一挂短一点的鞭炮算是迎接。
“快,”吴小燕指了一下桌子上的鞭炮对梅志超说道:“赶紧接一下。”
“好的。”
不抽烟的梅志超点了一支烟,拿起一小挂鞭炮点燃了。
来人是汽运局的一个科长,也住在院子里,他是吴明一手提拔起来的,听说吴婆婆去世,所以第一个赶来送礼。
吴解放此时正在家里与父亲商量着事,听到有人来了,立即跑了出来。
海城的风俗是,但凡前来吊唁的人,都要先上香,后跪拜,而逝者的长子要陪跪的。
吴明的年纪大了,长子吴胜利还在外地,因为他家里没有电话,还得等到明天才能打电话去他单位找他,所以陪跪的任务全部由吴解放承担。
那个科长吊唁完了之后,就从口袋里掏钱随礼。
海城还有一个规矩,那就是逝者的子女是不能收礼记账的,必须找朋友或者是女婿干这件事。
这也算是海城一个比较奇葩的风俗,在海城人看来,儿子和女儿还有媳妇都是家里人,只有女婿是外人。
甚至谁家老人死了,家里人的哭法都有一个顺口溜:儿子哭,惊天动地;女儿哭,真心实意;媳妇哭,不怀好意;女婿哭,驴狗放屁!
到了孙子辈也是一样。
因为吴婆婆刚去世,没人会想到这么快就有人送礼,一切都没安排好,吴小燕的嫂子突然说道:“小梅,你就帮忙收礼记账吧?”
“好。”
吴小燕的嫂子立即去家里,拿出三个本子和一支笔。
吴小燕的嫂知道梅志超没干过这事,提醒了一句:“账目分三个本子记,来送礼的要问是送给谁的,然后记在谁的名下。”
这也是规矩,毕竟谁的朋友送的礼,将来都是要还礼的,所以个人朋友送的礼,都要单独记一本账。
梅志超明白了,分别在三个本子上写下父母、吴解放和吴小燕的名字。
科长当然是送给吴明的,他送了10块钱,应该算是相当多大了,梅志超把他的名字,记在了父母那个账本上。
过了一会,吴小燕从家里拿出两包大前门的烟,放在梅志超的面前,梅志超赶紧递给那个科长一支,转而悄声问吴小燕:“